继昨日香港发布的三大类16项普及惠民及便利后,今日下午,澳门日报发布中央惠澳十五新措施。涉及居住、教育、支付、医疗等措施,该措施的公布意味着,港澳居民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可享同等待遇了!作为一个房产公众号,本次我们主要挑关于置业生活的重点分析。
中央惠澳十五新措施与房产相关的措施如下:
1、便利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豁免港澳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社保条件,港澳居民享有与内地居民同等的待遇。
2、保障在粤工作的港澳居民子女与内地居民子女同等享受教育。完善港澳儿童入园政策,保障港澳居民或居民随迁子女按规定享受居住地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优先满足包括港澳居民在内的本小区居民适龄儿童就近入园;支持各地设立港澳子弟幼儿园(或港澳儿童班),积极创设条件提供寄宿服务;完善以居住证明为主要依据的港澳居民或其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落实港澳居民子女按当地随迁子女有关政策参加中考,入读高中阶段学校。
3、 为持有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外国人前往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提供停留、居留便利。
香港三大类16项普及惠民及便利政策措施:
1、大湾区买屋无社保要求:香港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获豁免所需的在本地居住、学习或工作年限证明,以及缴纳个人所得税及社保条件;
2、在广东读书享同等教育:保障港澳居民或居民随迁子女按规定享受居住地学前教育服务,落实港澳居民子女按当地随迁子女有关政策参加中考、入读高中。
约740万港人+约67万澳人,有意愿即可来大湾区买房
这个两个政策公布,相当于说,最早始自2006年7月1日,外汇局、建设部等六部门联手发布的关于港澳台同胞大陆购房,须工作、学习1年以上,可购买一套自住商品房,禁止投资性购房的“限外令”,将在粤港澳大湾区解禁。
理论上就等于说,约740万港人,以及约67万澳人,只要你有钱有意愿,都可以来大湾区买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现在针对港澳人士的买房政策是各不相同的。但总体政策环境,也在逐年宽松。
先看几个数据。根据乐有家研究中心报告,从2015年到2019年8月,香港和澳门的居民显然更青睐5城的一手住宅,购买占比达到64%,二手住宅仅36%。虽然港澳居民购买二手住宅税费和内地居民一样,但推广范围更广的一手住宅显然更容易受到关注。在购买一手住宅的港澳客中,60%的人选择了惠州作为自己的置业首选地,28%的人选择了中山,东莞则有9%的人选择,深圳为2%,珠海为1%。
当然,这与各城市自身的一手住宅推新量也有很大关系。在购买二手住宅的港澳客中,56%的人选择了中山,30%的人选择了深圳,惠州与东莞分别占比7%与5%,珠海仍是以2%的占比排名末尾。
虽然深圳与珠海更加靠近香港与澳门,更具有地理优势,但显然两城的房价大大影响了港澳客的购买决定,大家纷纷选择距离相对较远但房价低的惠州与中山。在2015-2019年8月间,有62%的港澳客选择珠海的一手房,38%选择珠海的二手房。
目前,港珠澳大桥已通车,在大桥辐射带动下,珠海与香港、澳门三地间的往来将会更加密切,人才流动也会越来越频繁,港澳人士选择在珠海购房生活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
而对于三地目前房价的对比,差价高达10倍。在这样的对比下,珠海自然承接起来自港澳人士的购房需求。为珠海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消费、人口、技术、人才,更是为珠海带来无限的机遇!